全屏 南谯区街道地图 南谯区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安徽省地图滁州市地图滁州南谯区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滁州地图 辖区: 【琅琊地图 | 南谯地图 | 明光地图 | 天长地图 | 来安地图 | 全椒地图 | 定远地图 | 凤阳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南谯区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南谯区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市中心相距仅36公里,西距合肥120公里,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皖江开发的龙头地带,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南京江北地区的前沿地带。境内交通发达,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境内,宁洛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马滁扬高速公路、淮滁高速公路穿越境内。

中文名称: 南谯
外文名称: Nanqiao
别名: 新昌、永阳、清流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1街道办事处,8镇
政府驻地: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
电话区号: 0550
邮政区码: 239001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部
面积: 1187.11平方公里
人口: 32.68万人(2009年)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南京小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流关、乌衣老街、花山彩云洞等
火车站: 滁州南站
车牌代码: 皖M

目录

基本区情
  1. 建置沿革
  2. 区名由来
  3. 行政区划
  4. 地理
  5. 区位
  6. 人口
地形气候
  1. 地形地貌
  2. 气候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城乡建设
文教科技
社会事业与保障
  1. 社会保障
  2. 社会事业
自然资源
  1. 生态资源
  2. 旅游资源
  3. 农业资源
  4. 矿产资源
著名景点
  1. 皇甫山
  2. 卜家墩遗址

基本区情

建置沿革

  
南谯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南谯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南谯属楚之椒邑,秦汉三国时期,曾先后为东城县、武城县、下邳国等,西晋东晋时期属涂中镇、顿丘县,南北朝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移盱眙的北谯州于新昌城(今滁州市区),始称南谯州。隋为新昌县,隋607年改为清流县,此后,唐宋至元朝(公元620年-1368年)均为清流县,明清朝代(公元1368年-1911年)为滁州,民国元年(1912年)4月滁州降为滁县。

区名由来

  南谯区的来历,取自南谯州的“南谯”州名,1992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撤原滁州市,分设南谯、琅琊两区。1993年元月南谯区人民政府(筹)正式挂牌。区人民政府设在原滁州市政府所在地(滁州市东大街125号)。

行政区划

  南谯区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区政府所在地暂驻琅琊区北门街道办事处,近期将迁往乌衣镇:
  大王街道乌衣镇腰铺镇沙河镇章广镇黄泥岗镇珠龙镇大柳镇施集镇

地理

  南谯区环抱滁城,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淮之间,东经117’50’至118’30’北纬32’05’至32’36’。

区位

  东与来安县交界,西与定远、肥东两县接壤,南与全椒县相连。北与明光市毗邻,东南和南京市浦口区(原江浦县)隔滁河相望,在滁城周边的7个乡镇(办)与琅琊区紧密相连,全区总面积为1271平方公里,东西长60.8公里,南北宽56公里。现有耕地404960万亩,山林面积32.5万亩,水面18万亩。

人口

  现辖8镇、8乡、1个办事处、1个管理区,15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人口约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23万,占88。5%;以汉族为主,也有回族、满族、壮族、朝鲜族、土家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5%。

地形气候

地形地貌

  本区地形全貌为丘陵地,自西北向东西倾斜,西、西北和西南属山区,约占52%,最高点是大梆镇的“北将军”山,海拔为399.3米,北部、东部、南部起伏较小,属丘陵缓坡地带,约占43%,东南圩区地势较低,约占5%。区境内有滁河、清流河,大沙河、小沙河等河流,中小型水库190余座,其中抄河水库为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有效灌溉面积38.4万亩。

气候

  本区气候温和眉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域。平均气温摄氏15度,历史上最低气温是摄氏零下23.8度,最高气温摄氏41.2度。年均降雨量1031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549.5毫米,年最小降雨量589毫米。年无霜期21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

交通运输

  南谯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京沪铁路纵贯我区,即将建设的京沪高建铁路在南谯区设站,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南谯区。104、312国道及滁全、滁定、滁章、滁乌等公路四通八达;乡村公路晴雨通车。水路有滁河,清流河直通长讧。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南京市、合肥市分别为58公里、138公里。全区各乡镇实现自来水供给,其中大王、腰铺、乌衣、担子、南谯办等乡镇实现了直接从滁城管网接水。小城镇镇区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慎区道路总长75公里,面积68万平方米。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遍布全区,实现村村通电话。有16个乡镇架设了有线电视。南谯区承东启西是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发展的过渡区域,与南京浦口接壤,地处沪宁杭工业区边缘,周边大中城市密布,500公里范围内辐射消费人口超过2亿人.京沪铁路贯穿境内沙河、城郊、南谯办等5个乡镇,104、312国道、合宁高速、在建蚌宁高速公路沟通内外,即将开工建设滁宁快速通道经南谯区乌衣镇、经长江三桥,过江到达南京新街口只需40分钟。规划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本区境内设有客货站;滁河、清流河直通长江,均设有港口、码头,距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南京新生圩5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仅50公里,距合肥骆岗机场100公里左右。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3.5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5亿元,年均增长13.5%,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迈上亿元台阶,实现1.249亿元,年均增长17.4%,其中地方性收入由4380万元增长到7034万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6亿元增长到8.1亿元,年均增长2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58元,较2002年增长953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46.3 : 34.7 :19调整为35.1∶43.6∶21.3,二产增长8.9个百分点。工业支撑作用增强,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2亿元,较2002年增加3.6亿元,年均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5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8家,分别增加36家和6家。优势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初步形成了家电配套、新型建材、轻纺服装、木地板加工、机械制造配套、汽车制造配套、绢云母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农业增加值由2002年6.27亿元增至7.9亿元,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6亿元增至4.8亿元。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03年特大洪水后,粮食连续三年获得丰收,2006年总产达24.76万吨,年均递增5.7%。通过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25万亩优质粮油生产、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3.5万亩名特优水产品养殖、3万亩苗木花卉、2.5万亩无公害蔬菜、3000亩滁菊、1.5万亩茶叶、1万亩草坪、3000头奶牛等基地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达3家、市级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个,入社会员达3305户。8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21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有机食品1个。全区成片造林10万亩,4年净增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5%。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6.77万千瓦,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4年累计投入5180万元 ,新建扩建小水库65座,病险库除险40座,加固“两河”堤防1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8万亩。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和实施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2006年,区财政投入120万元,基本完成市、区试点村的中心村建设规划、产业规划和全区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投入22万元,新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14个。投入1.98亿元,完成“村村通”工程166公里,新增农村公路441公里。投入2638万元,农网改造基本完成。投入1025万元,建立通信机站18座,18个乡镇办全部实现宽带联网。“四清四改”扎实开展,投入90万元,建沼气池500口;投入110万元,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000人,农村面貌明显改变。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取得实效。4年共完成41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3225名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全面完成了省下达该区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乡财区管的财政新体制基本建立,成立了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和滁州银丰担保公司。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基本完成。小型水利设施经营权、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林地确权发证面积41万亩,发证率达98.6%。农村税费改革更加深入,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推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累计发放各类农业政策补贴1.64亿元。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紧抓不放。经过努力,4年共引进项目457个,其中超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8家,超亿元以上企业6家,合同资金48.4亿元,实际到位28.9亿元。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5010户,从业人员13015人,较2002年增加1178户和3274人。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9.8亿元,实现税收9450万元,分别增长2.9倍、2.2倍。涌现了江淮扬天、凤凰实业、博康注塑、珍珠水泥等一批骨干企业。民营经济比重达80%,主导地位显现。

城乡建设

  突出发展中心镇、重点镇,围绕小城镇区域中心化、服务功能化和经济产业化的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乌衣、腰铺、担子,使之成为全区重要经济增长点,乌衣镇被列入全省重点中心建制镇。目前,沙河镇、三官集乡正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并申请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乌衣、担子、腰铺、大王已成为环滁卫星重点乡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4年累计投入1.65亿元,高规格规划建设南谯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4.5平方公里,并实现“三通一平”,产业承载和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南谯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工业园。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119个,新增耕地13368亩,争取土地“挂钩”项目1400亩,在认真执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基础上,为该区储备了大量建设性用地。为94家已建企业报批土地2410亩,依法收回闲置土地423亩,充分发挥了土地效益。累计投入2.6亿元,加快集镇建设步伐,集镇建成面积由2002年的13.28平方公里增至14.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7.95万人,城镇化率达29.5%。自来水普及率达81%,固定电话4万门,移动电话6.9万部。投入30万元,开通并改版南谯网站,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深入开展了“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评议工作和机关效能建设,工商、税务、土地、物价、电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意识和水平明显增强,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现了区乡道路油面化、集镇街道水泥化、乡村道路砂石化。更新改造乡镇电讯设备,程控、移动电话网络遍布全区,村村通了电话。滁州市有皖东地区最大的枢纽便电所,与华东电网相连,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60万KW蓄能电站即将投入使用,电力资源十分丰富.滁城日供水能力20万吨,南谯境内有蓄水量超亿方的大型水库一座,中小型水库遍布全区,有五个滁城卫星镇与滁城并网供水;西气东输管道经过滁州并向城区输送天然气;市区五大市场相继建成开业,一批涉外宾馆投入使用,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会计审计、法律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日趋活跃。

文教科技

  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07人,其中中、高级职称995人。建区以来,共有2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地)奖励,其中省部级奖10项。全区现有各类学校165所,在校学生4.4万人,顺利通过“两基”复查验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共改造危房5万平方米。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社会事业与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职能明显强化。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4年新增就业3510人, 2135名(“4050”人员52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投入300万元,建成南谯区创业园和再就业一条街,投入200万元建成区劳动力市场,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50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万人,新增2.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稳定在7000人左右, 2223名失业职工生活得到保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243人,4年净增424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00人;符合条件的2572名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养老保险,其中590人已领取保险金;154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生活补助;1401户2686人纳入城镇低保对象;97名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投入180万元,新建扩建敬老院4所、维修6所,共发放救灾款670万元,农村五保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4年实施科技项目50项,全区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5600万元。滁菊研究所、滁菊规范化高产栽培及加工工艺研究分别进入中国科协科普惠农计划项目和国家、省“星火计划”,4个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家企业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区。建立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列为省样本县(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指标水平超过省颁标准, “两基”工作位于省、市前列。乌衣中学、章广初中、第二幼儿园争创市级示范高中、市农村特色初中、市一类幼儿园获得成功,职业教育连续三年获全市第一名。4年共投入2212.95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新建校舍62517平方米、消除危房41601平方米,顺利完成中小学校一期危改任务,受到省危改办表彰。围绕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加大对乡村计生服务所室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出台并落实了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与优惠政策,开展了计划生育五项清理和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工作,查处了一批“两非”案件,较好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计生管理工作进入全省一类县(市、区)行列。2006年,投入23万元在腰铺镇自行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并经积极争取,已列入了今年全省试点县(市、区)。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18个乡镇办建成调频发射台,广播通播率100%,常响率95%;投入350万元完成南谯有线电视台机房建设,40套电视节目已传输至全区所有乡镇;创办《滁州日报·南谯新闻》,宣传手段不断增强。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较大进步。

自然资源

生态资源

  南谯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群山环抱,松竹叠翠,天蓝水清。有鹭鸟等珍稀动物,有琅琊榆、滁州水竹、油桐等珍稀树种,中药材达几百种。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十分可观。有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及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古清流关遗址(已在开发),新石器遗址卜家墩,花山彩云洞等。

农业资源

  全区拥有耕地70多万亩,山场39万亩,水面18万亩,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发展较陕,盛产稻、麦、油菜,棉花。蔬菜,茶叶、水产、水禽、蔺草、板栗、杜仲等,是国家确定的产粮大区,商品根基地县(区),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渔业致富重点区。土特产品驰名中外,盛产的滁菊为全国四大名菊之首,史载于《奉草纲目》,南谯茶在明代被列为贡品,席蔺革制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乳制品多次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

矿产资源

  已探明并正在开发的矿产资源有绢云母、石灰石、麦饭石、花岗岩、陶土、矿泉水等。其中绢云母矿石储量超亿吨,探明的储量已达3000万吨,储量大、品位高、用途广,极具开采价值。高品位石灰石储量丰富,可供大型水泥企业使用或用作优质石料加工。

著名景点

皇甫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滁州市郊西北的皇甫山,因五代时期南唐在此抵御后周,留下很多传说与遗迹而闻名遐迩。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皇甫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众多游人,使之名扬省内外。
  皇甫山原来叫曲亭山,因南唐大将皇甫晖曾屯兵于此,称皇甫驻军山,后简称皇甫山。现在。南将军岭仍保存不少古代屯兵的遗迹。其主峰北将军岭,海拔399.3米,为皖东最高峰。峰顶上有南唐建的峰火台遗址。这个烽火台,犹如监视敌人的哨所,若有情况,顿时狼烟四起,火光冲天。从皇甫山往东,珠龙桥到滁州城西的清流关,每隔几里有个大土墩,这就是烽火墩。皇甫山峰火台燃放烟火报警后,烽火墩则一个个相继点火,迅速把警报依次传递到中军大营所在地的清流关。我们可以想象到,得到警报后,中军主帅一声令下,全军将士闻风而动,披挂上阵,杀向敌人的情景。现在皇甫山主峰上。耸立一个四层塔形建筑、10余米高的望火楼,就建在昔日的烽火台原址上。登上今天的望火楼,顿时心旷神怡,扑入眼帘的是层峦迭幛,林海茫茫,白云绿树交相辉映,蔚为壮观,你会感到好一派自然风光,皇甫山森林公园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近年来上梅、南京等地的游客,都竞相登上主峰呢!皇甫山森林公园已经计划把现在的望火楼加高,用琉璃瓦装饰,架设高倍望远镜,取名“皇甫揽胜”,游客将会更好地饱览自然风光全景,也许还能领略到身临古烽火台的意境。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烽火台的北面山坡不远处,有一口神奇的水井,名为“将军井”。传说这口井是皇甫晖用钢枪挖出的泉眼,守烽火台的士卒用石块砌成,井称之为“将军井”。井口一米左右,水层离地面不深,提上来明明净净、晶晶莹莹,夏天喝上一口,顿感全身凉爽。将军井不仅位置高,而且水源丰富、水位始终保持在一个刻度上,久旱无雨不见井水下降,阴雨连绵不见水位上涨,令人称奇。
  名山多建寺,游人话沧桑。位于皇甫山腹地的弥陀寺,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几经兴废,最后一次毁于日本鬼子之手,现在的建筑是1986年重建的。从“北将军”岭山麓往南,有一条小溪欢快地流淌着。这个漫叫“金甲惧”,因它的源头有个金甲泉而得名的。沿溪流左岸边的山遭而上,绿树翠蔓,蒙络摇缀,流水潺潺,沁人心脾,豁人胸襟。步行不一会,一座粉墙黛瓦的仿古建筑坐落在蓝天白云下,掩映在绿树雾霭中,这就是弥陀寺。放眼环顾,真是青山云外深,飞槽烟中出。鸟儿在幽深的山谷里欢跃着,婉转的啼叫声清脆回蔼,不绝于耳。寺门外有几棵古树,高大挺拔,其中有一棵三四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这些古树的枝叶,在轻风中飒飒有声,好像向游人介绍寺庙的古老与沧桑。寺门南边不远处,有眼古泉,叫弥陀泉,开掘于建寺初期的元代,为寺借用水之泉,至今完好。泉水清澈见底,晶莹味纯,煮沸饮用,超出杯口而不流。泉水丰富,取之不尽,久旱不涸。1967年,百日大旱,全林场100多人都取其泉水饮用也用不完。寺正面的南山坡上,是一行行茂盛的茶树。相传,宋时皇甫山弥陀寺主持悟真大师云游南方从云贵带回茶种。种植在寺甫边的山坡上。这里山高云低,风轻雾浓,良好的自然条件,培育出上好的佳茗。悟真当年培育的茶,用弥陀泉水冲泡,不一会暗香浮动,叶片渐渐舒展,升腾袅袅清香。喝上几口,神清气爽,醇香纯正。上水三次,仍回味生甜,香醇悠长。明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后,品饮弥陀寺茶,别具一格,连称好茶。当即钦定,岁贡茶叶二百斤。令人欣慰的是,当年悟真大师种植的茶树,历经600多年风雨与自然换代,尚存1000多株,现在皇甫山林场又在老茶树附近,开辟新的茶园,使南谯贡茶焕发新姿。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准备在弥陀寺旁边的溪流下方,砌坝蓄水,建“观澜亭”。那时游人探古访幽后,休憩于亭中听涛观景,饮弥陀泉水,品南谯贡茶,真是好不快哉!
  皇甫山区是革命老区,为抗日战争作过贡献。弥陀寺北,登主峰的山遭旁,6座无名烈士墓,犹如向人们诉说皇甫山的近代史与抗日战争的壮烈。抗战时期,皇甫山一带是刘少奇、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建立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当年的抗日军民依靠皇甫山的险峻多次打败日本侵略者,依靠皇甫山的沟壑纵横,病中的徐海东将军与抗日官兵多次脱险。深山中的弥陀寺,作为新四军二师的一个卫生所,救治过很多抗日英雄。1941年2月,一个风雪之夜,由于坏人告密,日本鬼子夜间化妆来愤袭,除少数医护人员与轻伤员脱险外,40名重伤员统统被恶魔杀害,寺庙被烧为灰烬。鬼子走后,当地人民群众,挖了6个长坑掩埋了烈士的遗体。1982年,南京军区的一个师级干部,也是当年在这里养伤的轻伤员,来祭扫烈士墓时,指着颈脖上的伤疤,向人们介绍当时惨烈的战斗与自己脱险经过……往事是需要缅怀的,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这青山绿水竟折腰,令人无限崇敬。
  皇甫山地处亚热带,雨量较充足,森林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植物有114种,其中国家二级与三级保护的树种达6种。山深林茂的森林公园内,还生长着13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国 家级保护的动物11种,省级保护动物26种。在野生动物园中,人工饲养的动物很受游人喜爱。拖着长尾巴的孔雀,悠闲地散步,一对鸳鸯相互依偎,驼鸟昂首骈立,比鹿小的河麂活蹦乱跳,野鸭在水中嬉戏游弋……野生动物园附近还有标本室。那些栩栩如生的野生动植物标本琳琅满目,小灵猫、白鹭、鹰,鹤、獐……令人目不暇接。在5。3万多亩的森林公园内,树木参天,浓密的针、阔叶混交林部部慧蕴,荫翳如云,成为鸟的天堂,鹭的乐园。在森林公园内栖息繁衍的鸟类有120多种。其中夏候鸟白鹭每年有好几万只,多的年份达到近lo万只。“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图景甚为壮观。 皇甫山森林公园人文景观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您若有兴趣走近皇甫山,一定会使你感受到:不虚此行。

卜家墩遗址

  新石器时期的卜家墩遗址,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大王镇庵前村卜家庄,现为安徽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卜家墩遗址为一台形地,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高8.3米,文化层厚5.1米。墩东有一条已为耕地的大川,长约15公里;墩西为水塘和农田;墩北及东北为耕地;墩南为村庄。墩面自北向南微倾,与地面约成30度的夹角。墩身西北部有90度断面,可见五至七层木等的文化积压层。墩表面长满了多种杂树和野草。
  1985年5月7日,大王镇文化站第一次普查,嗣后五个月的时间里,省、地、市三级文化部门三次实地勘查,测量并绘图,前后采集标本1000余件。其中较为完整且有文物价值的约30余件。
  (一)石器5件,均为生产和狩猎工具。其中石磷2件,均完整。第一件,总体呈长方形,四面磨光,一端有刃,长10.2厘米,宽3.4厘米,厚2.3厘米;第二件,呈规则梯形,通体磨光,长6.2厘米,上底宽1.9厘米,下底宽2.9厘米,单面刃。砍砸器2件,总体均呈不规则圆形,直径分别为7.5厘米和5.5厘米,其中一件有棱刃较利。陶纺轮1件,通体圆滑,中有圆孔,轮径3.3厘米。 (二)骨锥1件。骨锥长10.6厘米,体光滑,一端尖利,为动物角所制成。
  (三)兽骨、贝壳等21件。其中有鹿角6件,兽牙4件,兽骨4件,贝壳6件,还有一件轻度鹿角化石。
  (四)出土较为完整的陶罐3件。陶罐分别为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黑陶。陶片70余件,均为残片。其中有鼎足、鬲足、鬲档、罐口等,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等。纹印有绳纹、弦文、绳纹加弦纹等。
  1985年12月,原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卜家墩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专家对卜家墩古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历时1个月,揭露探方3个,总面积约100平方米。通过发掘,初步判断此遗址有六至七土层,内涵有生活面、灰坑和4个墓葬,出土大量陶片。从陶质上看,有夹砂陶、泥质陶;从器形上看,有鼎、鬲、瓮、豆、罐、樽等,并发现有青铜器和部分石器。考古专家根据发掘的实物等推测,此遗址上层为商周时期下层为新石器晚期。
  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卜家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省、市、区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在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下,卜家墩遗址的原貌保存完好。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